MTI排行榜—谁才是你心中的No.1
时间:2017/9/21 来源:玛格丽特兔博士微信公众号 浏览:2883
这几天我陆续在后台收到了你们的留言,问我有没有关注9月16号发布的《 中国翻译硕士教育大学排行榜》。虽然我目前人在国外,但是这些新闻我还是很关注的。
一直以来,我收到的留言中,一半以上都是在问我英专生考研的选择,MTI的择校等问题,那我想这个榜单的发布或许会对你们有一些影响。目前,我也看到网上对这个榜单有一些争议,今天我就和你们分享一些我的看法,如有任何不妥之处,还请大家多见谅与包涵。
我想我们每个人多少有些名校情结,人嘛,对未来有梦想和期许总没有错。我们在高考或者读研的时候,都希望能进入985或者211,出国的时候,也都梦想能踏进常春藤。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北上广外,还有我的母校外交学院,都因为培养出优秀的翻译,比如国家翻译队,而实力圈粉,自然也就成为了很多迷妹或者迷弟心中的理想院校。后来,国家有关部门出于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的目的,批准成立了翻译硕士学位,MTI就噌噌蹭地火了起来。
面对这么多的MTI院校,到底哪家强?有人站“北上广外”老字号,有人站“与欧盟口译司合作的”外经贸,有人站有“小联合国”之称的北语,当然还有人站知乎式提问的回答,“谁是中国顶级名校?”答:清北浙复交。
既然MTI都发展近10年了,各个高校也并非从零开始办学,多少都有一些翻译学科方面的建设经验,那这些年到底发展的怎么样?没想到今年,就有人做了这份评估表。我看到这份榜单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这件事情蛮有趣,但估计会有不少争议。果然,很快,我就看到了不少质疑的文章,认为评选方式不科学,指标体系不合理,我也看到了很多读者的评论,对排名表示不满,excuse me, 我的母校竟然不是第一?
出于好奇,我去翻阅了一下指标体系,看到大概包括专业声誉、课程质量、学生质量、资源投入4个一级指标,生源质量、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研实践、国际化、在校实践、实习实训、就业竞争力、雇主认可度、经费投入、资源投入11个二级指标,还有比较细致的27个三级指标观测点。我之前的博士论文做过一些和指标相关的研究,指标的设置本身就是一件相对主观的事情,是人们把一些抽象的研究对象按照其本质属性和特点的标识成为可量化、可操作的体系结构。但主观本身并不等同于一定不客观,万事无绝对。
我们在评价或者说我本人在评测一所院校的时候,外,看重其社会影响力也就是声誉,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对母校的反馈等,内,则会考虑师资的力量、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安排、学校提供的资源和平台等几个重要方面。我看了一下三级细化的指标,基本还是涵盖了一些可以量化考察的点。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大争议?我想大概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就指标体系本身来说,量化质性的东西多少会有一些偏差。我觉得学生的教育或者培养,和文化以及语言方面的研究很像。如果你们看过一些国际期刊的文章,就会发现,很多这方面的研究都是用定性的方法来做的,比如常说到的,case study,interview,field study等等,因为这些本质上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不是机器,我们很难用任何测量工具或者一些精密的运算来反映或语言学习、或文化差异、或教育培训等过程中的问题或感受,所以需要我们去观察、去追踪,做一个相对全面的proposition,而不是definition。
这份排行榜,可以说包涵了一些量化的指标,但缺少了质性的考察。就这一点,我想,或许作为第一份调研MTI高校实力的研究来说,是可以理解。这里,我并不是强扭着在打call,因为任何一个开创性的事情不可能一次性做到完美,饱受争议是一定的,即使到现在,每年看到QS或者《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也会有不少人争论。
我记得我在申请出国的过程中,认识了一个做国际商务(International Business, IB)研究方面的大牛Anne-Wil Harzing,她本人除了研究IB,还致力于做国际学术期刊质量方面的排名,我在做literature review的过程中,跟她咨询过期刊选择的问题,她给我看了今年新出的排行榜,我对比了之前的版本,发现有不少改进的地方,测评考察的点更为细致,而期刊在排名方面也有一些调整。这对于我们doctor来说,无论是初期做review,还是中期去模仿 top journal的写作风格,亦或是最后锁定目标期刊投稿都是有帮助的,毕竟publish or perish嘛。
所以我就想,MTI高校质量的考察也应该是一个改进的过程,不能指望一个beta版的测试一下子达到Ultimate的级别。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比如可以增加一些质性的研究,从在校生的感受、毕业生的体会、用人单位的反馈等不同的视角去完善MTI高校质量的评估。而这本身也是一个促进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良性互动的一个过程。
其次,数据反映的情况可能并不真实。这里的不真实不是完全针对本次调研,而是我自己在平常调研的过程中也会遇到的,其一就是受访者在填写的时候,不一定对学校的情况完全了解或者说没有认真考虑,而题目的选项因为权重的关系,最后会对总分有一定的影响,结果不尽人意。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存在的情况,前段时间我在系里的seminar上也问到了这一点,就是好像人们在填写问卷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些中立的态度,不是很愿意去根据真实的想法回答。这样对于我们做研究的人来说,最后有效数据的收集并不理想,也会影响研究的结论。
另外就是虽然数据的选择符合学校的情况,比如像一些硬件设施的配套、或者实习基地的建立,但实际上它们的使用情况并非如此,有学生反映,一学期也没用过几次同传教室。这样研究人员得到的调查结果也会有问题,就是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实际情况,“用户”皆知。
第三,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的母校是最棒的,这一点我当然赞同,就像有时候,我母校外交学院,被我们外院人笑称作展览路加油站小学,打车的时候跟司机说,到外交学院。司机一脸茫然,what?但你说,师傅,麻烦到展览路那个加油站。师傅绝对一踩油门就走。但,这话要是别人说的,我就不乐意了,怎么呢,我们明明是“口笔译培养专修院校”,不放在眼里了还是怎么的?(开个玩笑:)
所以,每一个有母校的人,你为母校感到骄傲是好事,说明母校没有辜负你。但是,我们都希望母校更好对不对,这样即使毕业过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当你再次回望母校的时候,你依然会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都知道现在很多高校都在争做“双一流”,这不仅需要国家在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同时也需要高校一线教师队伍的投入,这是一个有竞争才会有进步的过程。我觉得这一次的MTI排行榜,并不是为了把谁PK下去,而是希望在这个比较的过程能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我在赫尔辛基的这段时间,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这边学校与学校之间是非常开放和包容的,估计这与北欧地区教育体制本身的特点有关,这边的学生即使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国家都可以选择其他学校和其他国家的相关课程,学分互换。比如,芬兰比较好的两所大学是University of Helsinki和Aalo University,两个学校优势学科各不相同,赫大经济数理方面的课程比较强,Aalto商学院是世界上荣获 AACBS、 AMBA和 EQUIS“三重冠”殊荣的大学,我了解的情况是,有阿尔托的同学去赫大学quantitative的课程,也有赫大的同学来Aalto修International Business,我师妹这几天又去我的理想院校,哥本哈根商学院(CBS)上课去了。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棒的学习过程,各个学校之间资源优势相互利用,即使你没有申请到理想中的院校,但也可以体验他们上课的过程,和这个学校的老师同学交流。这一点我想目前国内可能还没有实现,大多数高校还处在自我封闭的培养模式中,但这种像国外一样的培养模式可不可行,能否试用还需要规则制定者和实践者的探索和证明。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成为一个fashion的人非常重要,因为对于学生来说,有时候可能尚不具备发掘信息和资源的能力,那老师应该走在学科的前沿,引导学生去探索。我记得,前段时间,学霸Abby在有关知识转移的seminar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大概意思就是,就教学的过程来说,to what extend, do you consider you complete knowledge transfer?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因为我感觉很多时候,我们在学校接受到的知识,是一个线性转移的过程,但其实应该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老师和学生之间、学校和学校、这二者与社会之间构成一个动态的知识转移生态圈。
那作为学生,你的任务呢?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我觉得作为MTI的学生或者说英专生,目前所学习的知识太局限,严重缺乏一些实用技能。我并不是说翻译理论没什么用,而是说我们应该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去多学习一些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如果你是翻译专业的,不,不管你是不是翻译专业的,你都应该多少关注一些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对于行业的影响。我上面提到的知识转移生态圈大概很难在你读书的这个阶段实现,但这依然不会影响你的自我成长和进步。得到APP原来的slogan我很喜欢:向终身学习者致敬。确实,你不能完全依赖学校,在两年的时间里,一跃成为国家翻译队的替补队员,这样的人不是不存在,可能会是你,但我知道,不是我。
畅销作家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的作者),在某次接受媒体的采访中谈过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应该具备什么能力?他强调,人必须紧守情商和韧性,才能赢得与机器的战争。过去,人的生命被分为两个部分,前半生任务是学习,后半生是工作谋生。可到了2040年,这样的模型将会不复存在。人必须将学习贯穿终生,不断升级,才能不被出局。
其实包括前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谷歌大脑创始人、全球最大在线学习平台Coursera创始人吴恩达,还有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研究员、《万万没想到》作者万维钢都提到过这个观点,对我也影响很大。 所以我在今年四月份写的文章:对MTI有执念?你可要为自己的选择买单提过的一个概念,MTI应该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每一次更新都应该有更强大、更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批量生产。
如果你把翻译或者说语言服务作为你日后就业择业的目标,那就是一个需要你不断学习的过程,学校只是开始,是你坚实的基础;如果你想日后转行做其他工作,那貌似更需要你不断学习了,抛开学校的光环,你依然能在其他行业或领域做出一番成绩才是真的牛。
最后,我们还是回到MTI的这份榜单,有同学留言问我,那我是不是就应该瞄准五星院校?其实,我之前写过不少关于择校的文章(我会在下文放链接),但在这里我想再分享一下我的观点,有时候你觉得你适合的东西不一定适合你。
我们每个人因为之前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以及家庭经济等等原因会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无需羡慕他人,也不要妄自菲薄。你需要根据你的实力、你的能力、你的兴趣选出你感兴趣的院校,然后动笔去做一下这些院校的考试题,哪些你比较顺手,再联系师兄师姐问问学校课程、师资、就业等等的真实情况,最后再去定夺。这样会比盲目地跟风更有意义。
并不是榜单排出来的就是最好的,它反映的只是人们尝试去量化的一个部分,那些能让你学到知识的,带动你学习劲头的,让你愿意跳出舒适区的,你攒着劲儿努力了一把能考上的才是最适合你的。
谁的心中还没有个公主院校?哪个院校自己不想成为小公主?其实都是相互的。
过去我们常常听到校领导开学或毕业致辞的时候说,今天,你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你为荣。
那不妨,我们先各做好各的,我选择你的时候,你也不会辜负我,vice versa.
那时候,我们才是彼此心中的No.1。
(编辑: xue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