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经验分享
本文为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韩林涛老师参加上海翻译技术沙龙第20期活动时的发言稿。以下是正文,不欢迎任何形式的未授权转载。
我从2014年9月起开始在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讲授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协助高翻学院刘和平教授等翻译专业老师使用各种类型的技术来进行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同时也协助研究生导师俞敬松老师共同制作和推广免费的公开课《计算机辅助翻译原理与实践》,该课程累积学习人数已超过3万人;偶尔也会在国内的一些翻译专业师资培训班分享计算机辅助翻译知识。
大力开发高校计算机辅助翻译解决方案
目前,大家普遍探讨的是“计算机辅助翻译学分课程”,即学生上了之后就可以拿到学分的课程。我感觉国内的绝大部分“计算机辅助翻译学分课程”受限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方案课时要求、教师的个人水平等,还停留在基础理念的普及和技术工具的简单培训,各学校之间的区别也许主要在于基础理念是否真得能讲清楚、技术工具是否真得讲完学生就会举一反三、技术工具是否真得是学生毕业后能够用上,等等。
学分课程结束后,能够真正推动学校翻译实践和校企合作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解决方案十分不完善。
在翻译专业硕士授课教师中,真正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研究远远不足,存在大量不是真懂技术、仅懂软件操作和简单应用的老师和学生,大家对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理解还很粗浅,局限于表层应用。
但是以上这种情况也可以理解,因为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人不必知道Windows操作系统是怎么开发出来的,但关键问题是绝大部分教师连Windows操作系统的全部有价值的功能都未掌握。
也就是说连最主流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20%最有价值的功能现有师资都没有全部学会,而究竟哪些功能是那20%最有价值的功能,哪些技术可以归为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如何用浅显易懂的人话来讲解和应用这些最有价值的技术和功能,现有的教材均未覆盖,缺乏面向高校现实境况的最佳实践案例。
出现这样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科班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师太少,翻译专业师资培训体系不完善,有能力承担真正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的教师太少。连北大的计算机辅助翻译三年的培养都不足以使得一个年轻学生充分掌握真正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经过一个星期速成班学习的文科老师更是无法充分掌握。
解决办法为:
1. 所有师资培训和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均跳过基础理念讲解和软件基础功能介绍;
2. 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以案例讲解为核心,课程一开始即使用完整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解决方案”来讲解如何使用多种工具的特色功能组合分环节分阶段分角色完成一个完整的语言服务项目;
3. 依据我对翻译专业教师技术水平的理解,这种课程没有几个老师能上,但是:专家可以先上,学生可以继续上;
4. 学校花钱请来自企业的计算机辅助翻译专家来设计和开发解决方案,并带着学生做一次,一次两天到三天集中完成;学生完成后录制成视频,撰写全部文档,并交给下一届学生观看;下一届学生观看完成后自行模拟练习;
5.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教学生,让学生把教学资源保留下来作为学校宝贵的语言资产,校友毕业后依然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回炉再学。
这样做可行吗?
在北京语言大学中外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基地,我们所采购的memoQ软件是目前学生翻译项目的主要工作环境之一。在北语高翻已有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体系中,memoQ从来没有教过,但是在高级翻学院的在线学习平台中有一门课程《从译者到译匠:memoQ》,这门课程绝大部分教学视频由学生录制,一旦有新译者加入使用memoQ的翻译项目,均会先自行观看该课程中的视频,再去实践。老师和说明书是主要的解决问题途径,遇到问题先自己查看说明书,再询问老师。
希望更多高校能有这种脱离老师也能自行运作的线下非学分课程,由学生运营和制作,由老师指导和管控。一旦老师离开,项目依然能正常运转,课程质量持续提高。
建议现有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教材从“由简到难,戛然而止”的教学现状转向“计算机辅助翻译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开发,由学术用语转向口水话,由黑白纸质文本转向彩色图文结合的文本,由文本转向视频,由精心制作的难以复用更新的视频转向简单易制的随手录制小视频,由教师主导转向学生主导。
那么,学分课程讲什么?计算机辅助翻译学分课程:
1. 讲批判性思维和技术思维,扭转文科生天生的思考方式,培养其符合职场要求的问题解决意识;
2. 讲搜索引擎的高级检索技巧,培养学生自主检索互联网寻找解决方案的能力;
3. 讲几类主流专业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的使用方法,适可而止;
4. 讲语料库工具的使用方法,语料库工具和语料库也许比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还有讲授的价值;
5. 讲机器翻译和译后编辑的工作模式,培养学生与机器翻译打交道的正确方法;
6. 讲广义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应用、网站等,即“译者工具包”,凡是一个职业译者或译员在工作中能够用到的技术手段,都值得与学生分享。
以上是我认为必讲的内容,能够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技术应用的价值,而不在担心自己不懂技术。“技术”和“技巧”是两回事儿,学生不用学技术,但是要学技术的使用技巧。
翻译专业硕士在校期间学习技术的时间是有限的,前往不能花费太多时间去学无关痛痒的技术,翻译本领是核心,一切技术都是辅助,不能舍本逐末。
需要重点指出的是,现在北语高翻还开设了翻译专业(本地化方向),学生从大一开始学习语言、数据、计算机,逐渐学习更高阶的编程、数据库、产品设计与开发课程,会更深层次研究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原理,他们所学的计算机辅助翻译专业课程不在这篇文章所讨论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范围之内。本科生是最有价值的“胚胎干细胞”,是“未来的译者或译员”,他们不是为企业定向打造的,而是基于“语言+技术”通识教育的未来可利用语言优势和技术优势快速学习新知识、快速解决新问题的复合型人才。
高翻学堂(http://stimooc.blcu.edu.cn/)
定位:通用翻译教学支持平台,该平台并不是专门针对翻译教学需求开发的,而是通用的任何学科都可以使用的课程平台。
我们主要用该课程来承载我们录制的大量视频、音频材料。软件教学课程、口译课程、英语听说基础课程等均是音视频较多的课程。我们还创造性的在刘和平老师的《翻译理论与实务》课上采用这个平台,让学生自己录制高质量的视频,以自录视频替代现场演讲,提升视频质量,减少课堂时间的浪费。
自2016年3月正式启用,目前包括学分课程+公开培训课程+学生内训课程,已上线课程已达30余门,总注册用户1100余人(含高翻师生450余人),仅音视频观看时长达651757分钟,合10862小时。仅刘和平教授《口译方法论》一门课程结课后就包含2000课时内容(以上数据截至2017年3月)
吾译超群翻译教学软件(http://222.28.83.20/cats2/course/)
定位:专业翻译教学支持平台,该平台是我的研究生导师俞敬松老师十年前就开始研发的平台,我研究生三年都在基于该平台研究如何量化分析笔译作业,如今该平台得到北大校友的大力支持,已经进入产业化和产品化的阶段,并且在笔译教学平台和口译教学平台两方面同时入手,让笔译教学数据和口译教学数据能够真正进行结构化的有序存储,便于进行长期跟踪统计分析,提升翻译教学质量。
目前在北语高翻我的《翻译与本地化实践》课程正在基于该平台开设,有翻译实践的部分,也有知识讲解的部分。输入上面的网址并免费注册帐号,使用选课密码“blcusti”来注册《翻译与本地化实践》这门课程,可以了解我是如何使用该平台来开展教学的,目前已上线四周完整的课程。
经过我对两个平台的深入使用,我有如下体会:
1. 教育需要教育技术支持,翻译同样需要翻译教育技术支持,然而,在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推动过程中,面向翻译教学(包括口译和笔译)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太弱,以往的在线翻译课程全都是简单的视频汇总,没有互动、没有更新、没有可复用的条件,在国内难以找到几所翻译类高校或学院能够像北语高翻这样从头至尾使用一个教学平台来完成教学,并且将课程内容完整呈现。
2. 所有老师都知道教学是需要设计的,但是一旦开始用教育技术平台就希望一劳永逸,不想充分挖掘技术平台提供的功能,这是人之天性,却是教育者的退步。
3. 连北语高翻最年长的教授和最年轻的新教师都能用使用技术平台来辅助翻译教学,其他教师为什么不可以?
4. 翻译教育技术平台同样需要助教,光靠教师是不可以的,而助教就是我们身边的学生,一定要令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老师一起使用技术支持课程。
5.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面向翻译教育技术的研讨会。
时间有限,想说得还有很多,希望能够多做点实际的事情再与大家分享经验,口说无凭,眼见为实。
简而言之,翻译专业硕士(MTI)教育的下一个十年:
1. 技术全面化:一定要用利用技术手段来改变所有的流程,那些全靠人工运作来支撑的语言服务项目;
2. 数据结构化:一定要让数据可分享可积累可在线访问,如果一所学校的成果还是只能在某一个人的硬盘里、PPT截图里、申请书才能看到,无法以结构化数据的形式来呈现,那么硬盘没了、PPT截图没了、人走了,知识就无法传承了;
3. 管理科学化:一定要让科学合理的管理学知识遍及翻译专业教育的方方面面,老师要学项目管理,学生也要学项目管理,教辅人员也要学项目管理,否则,不会做管理的人终究会误了正事儿。
我们继续努力吧。
来源: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韩林涛老师,个人微信公众号“简言”。禁止任何形式的未经授权转载。
(编辑: xue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