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机翻时代” 助力“中国制造”扬帆出海
“互联网+计算机翻译”模式使跨语言交流无缝衔接,必将对全球经济文化合作交流产生革命性影响。我国需积极应对“机翻时代”的挑战,加速产业技术布局,抢占国际信息流动战略新支点。
2016年9月,谷歌公司发布报告《谷歌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系统:弥合人类翻译与机器翻译差距》,业界认为这是计算机翻译技术突破的里程碑。“机器翻译”正加速接近人工翻译的水平,“互联网+计算机翻译”模式使跨语言交流无缝衔接,必将对全球经济文化合作交流产生革命性影响。我国需积极应对“机翻时代”的挑战,加速产业技术布局,抢占国际信息流动战略新支点。
“机翻时代”将加速我国制造业国际合作进程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战略的实施,核心是推动我国制造业国际化进程,一方面通过产业投资开拓国际市场,一方面也通过合作交流提升我国产业发展水平,机器翻译系统对我国制造业走出去有很大的帮助。
机器翻译为我国制造业 “学不来、学不好”的核心技术开辟情报获取新途径。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我国制造业正由原来的模仿跟随战略向创新超越战略转变。而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如何开辟获得外国先进技术情报和研究信息的新途径,是我国产业技术研究领域亟须解决的问题。在“机翻时代”,计算机无缝翻译配合互联网检索,海量国外技术研究资料,产业应用动态、新闻、论文等直接、间接的重要情报和研究成果可及时转换成中文内容,技术情报研究范围和深度将大幅扩展,这将有助于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创新的效率。
机器翻译为我国制造业 “引进来、走出去”提供信息交流的贴身服务。随着“一带一路”进程的推进,我国企业国际投资并购、技术交流、产能合作活动高度活跃,企业对目标国家经济、技术、市场以及社会生活情报的需求变得前所未有的深入和迫切,对产业信息准确性、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语言不通成了巨大的障碍。在“机翻时代”,无缝自然的机器翻译系统可以更为快速地搜索研究国外产业和市场的发展情况,降低企业“走出去”的技术难度,提升企业参与能力,有助于企业、商会、各级政府等产业部门全面对接目标市场。
机器翻译为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立标准、定规则、树品牌”架桥铺路。掌握国际话语权是争夺全球市场和产业链利润分配的关键。制造业国际话语权,将体现在行业标准的国际推广能力、对国际产业投资和贸易规则制定的影响力以及企业品牌的国际知名度等方方面面。提升国际话语权,涉及大量文献、规则、法律条文以及各类语言文字的交流活动,然而,由于语言隔阂和文化差异,我国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竞争规则协商的信息不畅、能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在“机翻时代”,语言藩篱被大幅削减,在促进我国制造业 “引进来、走出去”的同时,更有助于我国企业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国际规则的制定,有助于企业积极应对国际争端,有助于我国企业、产品、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的宣传推广。
加紧布局 “机翻时代”,助力“中国制造”扬帆出海
计算机翻译是后互联网时代国际信息交流的加速器,谁控制了机器翻译系统谁就能掌握国际信息流动的主动权,这不仅对我国制造业“引进来,走出去”具有积极意义,还将对国家信息安全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国际产业巨头已抢占先机,我国需积极应对计算机翻译时代的挑战,发展自主可控的商用计算机翻译系统,抢占国际信息流动战略新支点。
加紧规划布局计算机翻译产业体系。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相关部门、企业对发展计算机翻译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国外技术的跟踪研究,提升社会对计算机翻译应用的关注度。二是设立计算机翻译科技及产业专项、建设计算机翻译产业创新中心,集中优势资源推动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翻译标准、规则体系构建,加速示范应用和技术推广。三是针对“机翻时代”新特点重新审视传统信息保密管理体系,提高对中文信息资源的保密意识,梳理、规范可能信息外泄的网络信息源。
开展制造业领域信息互译体系预研。
我国制造业要搭上“机器翻译”时代的高铁,还要加快制造业重点领域信息互译标准的建设。一是根据各类信息内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尽快确定制造业重要信息领域翻译顺位排序。二是组织各行业领域技术、法律、产业专家,对重要词汇、短语、行业惯用说法、惯用描述进行分类整理,形成通用的制造业信息互译标准集。三是对各类国内外制造业相关重要新闻、信息、资料、文献来源进行分类整理,建立核心互译检索源,为“机翻时代”制造业信息互通互译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辑: xue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