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演艺走出去须过翻译关 急需相关专业人才
时间:2017/1/1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浏览:1779
把《夜奔》翻译成“在晚上跑步”,把梅派经典《宇宙锋》翻译成“宇宙刀锋”,把《四郎探母》翻译成“第四个儿子去看他的母亲”,把《贵妃醉酒》翻译成“喝醉了的小妾”;把关云长智勇双全单人赴会的《单刀会》译成“关老爷赴宴”……近年来,中国演出艺术频频走出国门,唱响国际舞台,但有些“奇葩”翻译令人摸不着头脑,啼笑皆非。很多剧目被简单直译,不仅破坏了中国艺术原有的意境和美感,更是让本就不太懂中国文化的外国观众难以理解和接受。如何让经典戏剧演出艺术更准确、更具美感地走出去,其中学问不容小觑。
翻译成难题
京剧经典唱段《夜奔》描述了林冲受到高俅迫害后,连夜亡命水泊梁山的惊险经历,然而却被翻译成《Running In The Night》,意即“在晚上跑步”,看了令人摸不着头脑——难道主人公是在锻炼身体吗?另一出名剧《宇宙锋》讲的是秦二世时,佞臣赵高派人偷了丞相匡洪的祖传宝剑——宇宙锋行刺秦二世并嫁祸匡洪的故事,竟然被翻译成《The Cosmic Blade》,意即“宇宙刀锋”,不由让人怀疑这是星际战争系列的中国古装版……
前不久,朋友圈一篇文章《戏曲也走国际范儿?先把翻译关过了吧!》引起人们的关注。该文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大二学生陈璐和一位大四师姐共写:“我们经常去看戏,发现翻译是个大问题,词不达意是最常见的,有的时候带外国朋友去看戏,他们经常会被那些英文翻译弄得笑场,我们也觉得好尴尬。”
翻译,可以说是很多剧团最头疼的一个难题,也是中国戏曲乃至中国演艺走出国门的障碍之一。有着多年对外工作经历的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李金生,对此也有深切体会。据他介绍,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平均每年在境外数十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个城市举办各类演出展览和综合文化活动4000余场,全球年度观众总量超过1000万人次。在他看来,目前中国演艺作品仍然存在剧目选择、译介以及市场运作能力等短板问题。
急需翻译人才
推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不仅要让经典剧目走出国门,还要让外国观众能明白是怎么回事,并且从中领略到美感。
《茶馆》是历史上第一个中国话剧到西方国家去演出。当时的德语传译乌苇先生,是这一剧本的德文译者,同时又是一位连续观看过20余次《茶馆》演出的观众。他对整个剧情的起伏跌宕、全剧进程的张弛节奏、各个角色的命运遭际乃至台词的隽永幽默、演员的一举一动,简直如数家珍。这样的传译者本身既是解说员,又是演员、导演和观众,自然能加强原剧本对观众的直接感染力。
2015年,京剧名家张火丁带着《白蛇传》和《锁麟囊》到美国纽约林肯中心演出,场场爆满。美国之行的成功,背后的翻译团队功不可没。这个团队主要由中国戏曲学院国家文化交流系负责英语教学的教师组成,中文部分也请了戏曲方面的专家和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汉学教授作支撑。
如今,引进外国汉学专家加入翻译团队已成为戏曲界的流行做法。国外戏曲翻译工作者辈出,而国内翻译人才则比较缺乏。“梅兰芳、张火丁及话剧《茶馆》等在海外成功演出,离不开翻译人才的支持。目前,演出行业对高级翻译人才的需求迫切,培养懂得演艺信息、精通品牌译介的传播人才十分必要。”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崔宁表示。
提高传播能力
为提高对外翻译与传播能力,提高国外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演出艺术的认可与接受度,让中国艺术阔步世界舞台。日前,文化部外联局在京主办了“中国演艺走出去”品牌译介与传播高级研修班,来自全国各省市的150余位从事“演艺走出去”的管理者和业务骨干参与了此次培训。
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学员接受了涉及演艺作品、演出场馆及资料翻译、品牌传播等课程培训,内容涵盖了“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展望、国际主流演艺市场介绍和译介传播要求、中外演出艺术交流合作流程与法律规范、欢乐春节等项目的译介传播、演艺节目的国际公关、中外艺术节规范及品牌译介传播案例、戏曲等项目的译介传播等。
“中国当代表演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名片正走向世界,做好演艺品牌的对外译介和传播、克服语言障碍与文化障碍、避免低质量语言和翻译对演艺作品和机构的负面影响至关重要。”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副局长朱琦表示。据了解,文化部外联局与北京语言大学共同建设了一个汉学家翻译家平台,将为更多走出去的演艺团体提供语言译介和跨文化交流的精准化对接等服务。朱琦说:“我们希望演艺和文化交流工作者真正通过作品讲好故事,做好宣传,真正挖掘、呈现和展示表演艺术蕴藏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使之真正成为有品味、有品牌、有影响、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优秀项目。”
(编辑: xue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