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区翻译论坛:200与余家学者探讨行业人才发展
10月15日至16日,第十一届中西部地区翻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暨翻译研究国际论坛在荆州举行。本次论坛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下的翻译人才培养为主题。共邀来自美国、西班牙、比利时、澳门等海内外国家和地区的11位翻译研究领域一流学者,吸引了北京语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苏州大学等18个省区市的60多所高校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参会。论坛设立了翻译人才培养研究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与语言服务业发展研究分论坛,国内外众多高校的学者对翻译人才培养、中华经典外译、语言服务业发展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天津外国语大学赵彦春:经典翻译理论等迎来新机遇
在中华文化复兴之际,经典翻译和经典翻译教学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我们不能照搬现有的译文,中华典籍外译多是蒙灰的形象。黑格尔、德里达等西方大儒认为中国没有哲学,一个可能是原因是,他们读到的译本是不合格的。有鉴于此,外语界同仁在经典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应用推广迎来了新的机遇,来承担历史所赋予的责任。
武汉工程大学范文君:语言服务业发展在增加就业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语言服务形式逐渐多元化,但是我国教育、科技的制约,语言服务形式存在一些不足,使得语言服务受到一定的阻碍,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及科技、教育等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语言服务形式上要注意力求多元化。目前外国语言服务形式包括英文翻译公司与本地化服务、语言技术工具开发等四大业务领域。语言服务业发展在增加就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全面认识外国服务业务发展的现状、特征、原因及影响因素,探索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
长江大学黄滨: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为翻译专业发展带来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与长江经济带的提出为长江经济带沿线高校翻译专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与挑战,长江经济带沿线高校要抓住机遇,把握未来专业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为语言服务业输送更多的翻译人才。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刘娣:协调机制实现创新翻译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频繁,众多行业对高素质、高水平的外语翻译人才需求与日俱增,但应用型翻译人才十分紧缺,现阶段我国高校在英语翻译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高校内跨学科的教育培养、忽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忽视翻译专业与企业间的协同创新等问题;除了在协同创新机制下的高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新举措,翻译专业教师需协同校内外资源,进行同领域跨学科的深入探讨,形成翻译教学和科研团队,通过与政府、企业合作,构建翻译工作坊或实践教学基地,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集合起来等实现创新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
湖北科学学院吴玥璠:实现中国文化从“走出去”到“被接纳”的转变。
目前文学作品忽视了文化传播的重要表现形式——影视剧的译介研究。寻找有效的手段实现中国文化从“走出去”到“被接纳”的转变,对热播的中国古装剧《甄嬛传》和《琅琊榜》在美国的译介效果做出对比,以寻找有效的手段实现中国文化从“走出去”到“被接纳”的转变。
(编辑: xue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