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翻译团队《杭州日报》G20英文版奋战记
8月27日凌晨1时22分,《杭州日报》G20英文版编辑发出一条微信消息:深夜又收到一篇译文,杭州在奔跑,大家都在奔跑。
9月3日,G20峰会新闻中心内,土耳其国家电视台的女记者指着《杭州日报》英文版上的图片,告诉身边的人:“我是沿着这条路来的,景色真是太美了!”
峰会倒计时30天,《杭州日报》推出了首个英文版。峰会期间,该英文版以每天4个版的频率刊发,向外国记者讲好杭州故事,传递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和别样精彩,赢得了国际友人连连称赞。
称赞背后,除了记者和编辑,还有一支由浙江大学老师组成的强大翻译团队。
边审边译 通宵工作8小时
8月底9月初的西双版纳之行,注定是李淑敏老师毕生难忘的一段经历。很早就为孩子计划好的度假旅行,全然成了“工作回忆”。
“不是在宾馆待着看电脑,就是一路上带着电脑四处找电源,一看到餐厅就跟找到救星似的。”李淑敏回想起来还觉得挺有意思,“真的是见缝插针啊。”她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天一家人去看大象表演,“大象在那儿演出,我看着电脑审稿,咱俩‘一起工作’。”
李淑敏是浙大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副教授,也是此次翻译团队的“牵头人”。团队的王之光副教授已从事英文翻译工作几十年;朱晨晨擅长同传和口笔译;还有刘晓杰和杨建平,都有着相当专业且丰富的经验。
老师们的工作模式形成了一个“接力圆”,每个人既要翻译自己的部分,又要审核别人翻译的部分,互相审校,严防出错。有的老师白天还有课,大部分翻译工作放在了晚上,平均一晚工作四五个小时是常态,李淑敏最久的一次,从当天晚上10点翻译到次日早上6点。
这些经历,也令她对新闻工作者充满了敬意。她说,无论自己多晚或多早和《杭州日报》的编辑联系、沟通,编辑都“在线”,说明大家都没有休息,都是通宵达旦地在奋战。
“我们共同努力让这份报纸送进了峰会新闻中心和外国记者驻地,这令我感到荣幸和欣慰。”李淑敏说。
贵在较真 一个单词就要改十几次
翻译这组英文版的稿件,最大难度在哪里?
翻译《老房子焕发新活力》一文,为了一个单词,李淑敏与记者、编辑从9月2日下午开始一直讨论到晚上8点,反复斟酌,修改了十几次。
“翻译稿件,最重要的是要对新闻、对原文理解透彻。”李淑敏说,有时候要根据上下文,对原有句子重新组合,或者适当加以补充和过渡,使人容易读懂。
9月5日的茶文化篇,提到“钱塘生天竺、灵隐二寺”,还写到了“谷雨”节气。这些古诗文、传统名词对翻译都是不小的考验,也是王之光的“执念”:“新闻贵在细节,删除后似乎文章言而无物,一定要做出最佳翻译。”
此外,新兴的机构、组织名称,也耗费了翻译团队极大的心力。在翻译一处江干的新地标时,为了拿捏准确,刘晓杰老师直接致电江干区委认真了解情况。
“不能见到‘时代广场’就翻译成Times Square。”这是李淑敏反复强调的一个理念,“在外国人眼中,只有一个Times Square,千篇一律的翻译或者翻译不当,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反感。”李淑敏说,外国人对于原创性、民族性、先进性的东西都会抱有好感,所以对于杭州一些 特色建筑、风情小镇的名称,“可能是最难翻译的,也是我们最想翻译的。”
(编辑: xueqi)